展览阅读|现代「生息」:呼吸在身体、山川与宇宙基建之间
本届“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是“2020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六份入围方案的公开展示。六份方案的策展人/团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出发,或是对后疫情时代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社会环境中因疫情触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反思理论与实践间的差异,并结合对于某种艺术形式以及方法论的思考,作用于自身的研究对象。在进入入围展的准备段后,六组策展人/团队对原有方案进行了调整和深化,在接下来近三个月的展出时间中也将在此基础上继续促进对话、推进研究。最终评选优胜方案将于2021年实施。
现代「生息」:
呼吸在身体、山川与宇宙基建之间文/ 蔡艺璇 曹雪菲
正文约:8550字
预计阅读时间:22分钟
文章目录
1 | 气息吹万:从前现代到现代的意义转变 |
2 | 理论框架:“齐物论”与“堆栈” |
3 | 来自地层的天空 |
4 | 月之颈 |
5 | 潮汐流 |
6 | 思辨设计与在地经验 |
展览海报,图片授权于Benjamin Grant, OVERVIEW: Another Perspective on Earth,
海报设计:蔡艺璇
“云”通电子云平台,万米高空中翻滚流动的云层,也是一片充满“振动”与“反射”的地带,被卫星通讯电波所占据,无形中连结卫星、地表基站和移动设备。
比特币矿场英文“Bitcoin Farm”,农田(Farm)也通“矿场”,不仅道出矿场位于田间的状态,也隐喻密集型电子工程与农业工程在当下的互换,山川错落的灵韵和能量被化为算力和力比多。
而气息的现代含义在中国语境则略显滞后,当人们仍执着于以气流通窍的“似鼻,似口,似耳”(《庄子·齐物论》),和文人画中山水与感知相通的心性气息之时。现代化已通过空调设备将建筑转化为可呼吸的表皮:大型商场中舒适的冷气混合着香氛与干净的消毒感。
气息裹挟周遭环境中的漂浮物、病毒细菌、消毒水与电波、甚至炎炎的太阳味儿,进入口鼻流转,与可呼吸的建筑架构一起,悄然主宰着我们的感官与空间。云、空气、和农田意义从前现代到现代的双关,暗示着自然资源在技术堆栈中转化,作为抒情载体的大地,所承载的情绪与生息也流转在现代化进程中,进入治理及生产链条。
文章与展览同构,将通过追踪自然元素在身体呼吸、技术现代化、空间阶级、经济生产链条、与疆域拓展中的足迹,呈现“生息”的现代含义;并通过民俗经验与思辨设计之间的对话,形成两种知识体系的碰撞,并不断询问“治理”与“共生”的含义。
气息吹万:从前现代到现代的意义转变
齐物生息摇曳更替在殖民与左翼思潮的暴风骤雨中,这是一场百年的现代化进程。战后的《小城之春》(1948)并不是中国文人电影导演费穆第一次关于东方气息的尝试,在1937至1940年间,他已将《春闺断梦》(1937)和《孔夫子》(1940)搬上银幕:他像影片中的孔夫子一样背对观众,站在山水画前,身后却是战火缭绕的天下分裂;标题“春闺断梦”取自《牡丹亭》中“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的典故,而梦境说的是殖民烈火与军号。
《孔夫子》电影静帧,导演:费穆
五四运动结束了10-20年代新文化启蒙中试图探索东方气息的步伐,将民族救亡任务摆在最前方,唯有科学、民主、自由指向了光亮处;共产主义得以扎根。前现代东方文人意义上的气息不得不被打断。费穆写于1934年的《略谈“空气”》在当时并未得到普遍认可。左翼文学、戏剧、电影响彻在危机的城市内,置于世外心性的气息骤然聚集成蒸蒸铁汽,代表了救国雄心。
冷战延续了内忧外患,使这种民族救亡的气息一直留存到建国后。中国从苏联引进的“156计划”,引导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工程,进行能源开采、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广袤大地的能量转化为生产动能,大地也化为劳动抒情的载体。赫鲁晓夫的上台与中国意志分道扬镳,在核弹随时可能发射的担忧下,两弹一星与无线电工程成为集体骄傲的声音。改革开放后,地缘政治的力量愈加隐秘且强大,国家角逐隐藏在物资生产、工程建设与开放后的资本运作中。
《山中傳奇》电影静帧,导演:胡金銓
尽管气流无形,难以捕捉,但它所蕴涵的能量、湿度、以及作为介质所承载的微生物,却不断供养着生态环境,也是地缘战略部署中的优先条件。古人将风与气息等齐,时常将它神秘化为天神地神的运作;在掌握更多驾驭自然的现代技术之后,大量的现代工程涌现,从蒸汽动力、煤炭原油燃烧,到室内环境控制以供种植或享乐。
技术现代化在不断消弭感官对空间环境的感受力,例如空调系统即是人们驾驭空气的工具设计。《涌浪之间》的电影海报上,沃德箱好像一个巨大的器皿,承载着不断翻滚的浪花和倾斜的房屋。沃德箱作为最早的温室花房,发明于英国殖民版图不断扩张之时,制造无差别、去地域化的舒适环境,以保存热带地区的花草植物鲜活度。现代房屋的暖通系统(HVAC)便如同巨大的沃德箱,区隔了炎热气候的户外与凉爽舒适的室内。它也可以继续长大成为可以笼罩整个岛屿的富勒球,或缩小为雾霾时期流行的头戴式空气清新器,或传染病流行时期的口罩,从身体、到建筑表皮、再到整个城市,在不同尺度上我们都穿戴着舒适化设备:气息不再依据地势和气候,而是经由技术设备调节,成为一种技术流动性所主导的均质化气息。
《涌浪之间》电影海报,导演:王博、潘律(左);Geodesic Dome (富勒球),Buckminster Fuller(右)
前现代的基础设施、房屋住宅和宫殿庙宇,都遵循着象征天人秩序和礼仪尊卑的空间秩序,以及与自然镶嵌的风水格局。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变,空间的道德性也从天人宇宙观向工具理性转变。由此,“物物相齐”转换为“物物同一”。普遍的技术物带着单线的时间观侵入南北东西,概念中的天地层次被实体技术物搭建成可感、可触的“堆栈”。
方案中,展览入口处的转盘便是以文人电影,以及媒介考古组成转盘,通过文人气息与技术媒介,将气息旋入三个分展区。
展陈设计,文人电影及媒介考古转盘
理论框架:“齐物论”与“堆栈
展览取概念于庄子“齐物论”和本杰明·布拉顿(Benjamin Bratton)的“堆栈”(The Stack),将基于中国地理的美学活动、自然生息和感知方式,坐落于一个自地表、经由基础设施、用户界面和生态系统,不断向上延伸的“技术堆栈”系统。庄子的避世法隐蔽了政治问题,而布拉顿则对准现代主权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这些技术堆栈层由政经权力架构而成,它跨过不同边境,开采资源,交付世界工厂加工,建立信息基站,并最终传感于日常电子设备中,成为笼罩在地球上的控制器。由此,我们牵引出两条纵向线索:天人观的历史演变,以及技术物的纵向连结。
展陈设计概念图
庄子的“齐物”身处避世,它以心性出发将万物置于可交互通感的混沌之中。这种古代文人的理想境界并未直接影响到现实活动,它时常被排除、或被转用在疆域政治、集体文化和社会权力结构中:例如,先秦时期的阴阳占卜被用于军事预测、《礼记》中的民俗宇宙学也将礼乐神秘化、汉朝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吸收了更多道教、阴阳五行以及杂家的说法。民俗文化被置于宏观的政权解释与社会管理策略中,而也正是基于此,古中国的技术利用更为缓慢:人们不敢轻易触动住宅方位,由于未知而更加敬畏山川石木,空间建设与民俗宇宙学相互制衡。
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更多地在文人间流传,而它触及的现实层面非常有限,更指向一种理想境界。直至现代全球化,翻译得以让道家理论在西方流传,西方哲学界汲取了道家(Daoism)而遮蔽了道教(Taoism),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战后海德格尔和一些当代欧陆哲学家的文稿和演讲中。
尽管海德格尔的实践自我矛盾,他提出的Gestell(1954)仍被视作本杰明·布拉顿“堆栈”架构的前身。而海德格尔并无心现实的举例论证,他拥抱尼采,回避对地缘政治、边疆斗争的直接揭露。直至这场世界大战,接踵而至的冷战宣言、空间权力治理术,以及后冷战加速流通的全球市场、自由贸易,逐步让人文社科关怀者意识到了技术的毁坏力与反作用力。现代媒介更替了传统媒介的运作方式,它不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更生产流通于全球工厂体系中,将地层资源成规模地发掘,并转换成集合电路板、电子芯片、外壳,并配合巨大的信号基站,用以连接上空的卫星信号与人类身体。
堆栈(The Stack)概念图,本杰明·布拉顿(Benjamin Bratton)
基于此,本杰明·布拉顿以地球设计理论家(Earth Design Theorist)的身份进行实践。理论家在当代不再只是现代背景的专业化分工,他们可以同时承担理论框架的构思和跨学科实践。地球设计同时也是一个现代语境中出现的类别,天人关系不再依靠在地民俗和宗教想象维持,古代的占星术、气象观测术、天文望远镜在现代政经资源整合下变更,进一步回应了:空气是否可以作为可读取量化的媒介,进而被设计?水流中的态势及能量是否可以被转化?地表与卫星之间的脐带连结如何操控?
展览将自然与技术系统视为有机体,探索技术与在地经验的共生,分为三个区域——来自地层的天空、月之颈、潮汐流。在方案展中,我们采用晶体状的叙事结构,每个部分通过六个切点相连:感知方式、民俗文化、空间阶级、技术流变、法律法规、思辨设计。
展陈设计,晶体状叙事结构
来自地层的天空
展览入口处的第一个短片Aeroforming(气动成型)拍摄了天地间呼啸而过的气流,随能量变化而形成霜冻、造成道路与地形变化、流动性停滞等。影片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何丈量气息?空气可否塑造边界?空气可否塑造地形?我们为空气付出什么?空气的记忆有那些?晶体状的作品排列依次追踪空气这一自然元素,在空间阶级、城市生产及经济链条、战争与文明、法律法规和治理策略中的足迹。
Aeroforming(气动成形),Eli Joteva (BG / US) , Valdis Silins (CA), Evgenia Vanyukova (RU) at Strelka Institute, The New Normal, Strelka Institute for Media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我们将天空对大地的映照缩影于香港与东北案例中:漂浮于港岛空气中的焦虑与速度,也是源于对土地权力的焦虑。东北寒带文化中孕育的严肃思考,也诞生于广阔清冷的土地之上。
王博、潘律的《瘴气、植物与外销画》娓娓道来香港殖民时期,“英国人对湿热气候的焦虑就如同黏在皮肤上的汗液一样挥之不去”,驻扎港岛的英军为驱赶山下的瘴气、疫病与华人,在半山腰处建立了植物园,以创造空间区隔,这样的竖直向空间划分延续在如今的粤港城市形态中。在不能通过地势来驱炎避暑的地方,凉爽舒适的商场成为了人们休憩之所,从室外到室内的跨越,也未尝不是一次空间阶级的跨越。Home is not a House的概念试图拨开建筑表皮,呈现了隐匿在立面之下的空气及水流交换管线在去除墙面装饰后,现代化建筑的设备系统,就像隐形的多触角怪兽,创造了可呼吸的室内循环,也压制了身体对气候的感知。《涌浪之间》的最后一部分,将穿梭于商场中的设施(影片中是扶梯)比作巨大章鱼:“无尽的手臂将一切归于控制下,它的触角无所不能,他的躯干无影无踪,这个庞然大物,才是城市真正的主宰。”
《涌浪之间》电影静帧,导演:王博、潘律
《涌浪之间》电影海报,导演:王博、潘律(左);HVAC管线概念图,Home is not a House, illustrated by François Dallegret, 1965 (右)
另一边,东北原油资源的发现裹挟工业蒸汽使土地生财,而数十年之后能源之火逐渐熄灭,由地质资源所凝聚起来的家庭社会关系也随之分崩离析,工业收缩迫使东北寻求新的发展模式。陈荣辉的《空城计》着眼于未完成的后工业城市景象,以及这片土地上年轻人及他们的未来;而张瑞麒的《凝视远方》则创造了一个流媒体投射下的流动漂浮的表面。
情绪与环境相照应,我们又回到了《气动成型》中的最后一个问题:空气记住了什么?现代工业下制造的人工气体,从古代文学传统的朦胧诗意中脱离,化为工业蒸汽、催泪瓦斯等等,混合工业生产的颗粒物,侵入人类感官,改变了我们对空气的敏感度。影片中红色的大气,是由制造业下金属和碳物质的逐渐堆积而成。赤红的空气叙述着轻薄大气中有关能源消耗、物流传播、信息计算的记忆。埋藏了一亿年的原油被加速开采在短短三百年中。碳排放将恒久地质事时间附着在微观尺度的个人呼吸中。
来自地层的天空,收尾于一则思辨设计:将天空埋藏在大地。项目将原油燃烧的技术也同样用于碳物质回收,将空气中过多的碳归还地层。西伯利亚的玄武岩成为解决碳储存的命运之石:二氧化碳与水在玄武岩孔隙中混合,便能转化为矿物岩石。2亿5千年前,大灭绝事件塑造了西伯利亚的地质基础,如今,将“开采-燃烧-排放”这一过程逆转,是否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态问题?
To Bury the Sky (将天空埋藏在大地), Marina Dubova, Pierce Myers, Bryan Wolff at Strelka Institute,The Terraforming, Strelka Institute for Media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月之颈
“月之颈”是宇宙天文与地表肉身之间的连结。在这条穿越大气的万米旅程中,充满了通讯卫星电波的反射与振动,以及人们对神秘宇宙的遐想。
从陈滢如《超星鉴定III:熵:25800》中引外星生物RA为叙事者,俯瞰地球文明,到一系列媒介考古线索(星盘、信息锅、宗教面具、生化面具),勾勒出了一条精神与物质世界之间介质变换的轨迹:它们将宇宙天文化为集体精神,与身体连结。陈滢如引用通灵记录《一的法则》为理论基石,将主体的灵智变化与国家乃至星球相连,将智能与文明发展看作可以逐步进入行星运转的能量,牵引自然的状态,隐喻宇宙 [熵] 变与人类社会贪婪、好战的微妙关系。RA不断强调着万事万物之源头的太一哲学,也非常接近中国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超星鉴定III:熵:25800》影像静帧,陈滢如
信息锅,收录于Xiao Liu 著作 Information Fantasy
而在现实层面,宗教与科技崇拜也将“人类-星球”关系融入冷战-后冷战之中。上图是麦吉尔大学东亚系学者Xiao Liu于1993年在北京西郊拍摄的群像照:人民群集在广场,潜心修炼气功,将家用锅当作可接收上空信号的信息锅。太空竞赛曾创造了宏观的集体叙事,给上个世纪生活在各自国家的人民留下不同的集体记忆。剧变后的世界格局并未改变地缘政治中的集体科技崇拜,它随着信息电子技术普及,在全球市场中生产、流转,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
刘窗在《比特币矿场与少数民族田野录音》中也将人体(耳朵、手)作为连结天地信息的媒介:精神意识在少数民俗传统和科技现代化中穿梭。早期通讯技术需要电报员不断敲击手柄来发送信号,19世纪末,一位法国医师发现,在电报局工作了九年的员工,每当他试图描摹字母时,手指就变得僵硬而局促,两个月内,手指都瘫痪了。最后他求助于手腕,却使得手和手臂剧烈震动,很快就变成了残疾人。随着算法普及,手与无线电通讯的关系,延伸在多点触控技术中(2005年苹果公司收购了手势识别公司丰格沃格斯,使多点触控技术成了所有电子终端的基础设备。)银幕上,一双手弹拨着天线,以及倒映出浮动云影的乐器,在水波在手指滑动与琴弦震动中泛出浮光流转。不断日常化的现代仪器更替了人对宇宙的想象,感应设备通过指尖将身体与信号网络连接,无时无刻地训练着身体和手势习惯。
《比特币矿与少数民族田野录音》影像静帧,刘窗
飘忽空气中的信号接收与传播依靠基站与卫星,其分布也非均等的,疏密强弱程度实则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地缘优势和太空领土。例如比利时,他的太空领土是地表领土的若干倍。Kosmos Law团队的研究追溯太空法规的变动,试图提供一个可以取代现有太空法的框架,更加平等且清晰的协调资源部署,框架分为五个层级:Mediation (调解:天体之间的运动轨迹)、Oribital(轨道:卫星及残骸所占据的绕地球运转轨道)、Ecosystem(生态系统:自然物质流动的框架)、Information(信息:系统化原地遥感、信息收集、储存以及通讯电波)、Territorial(属地:地表基站分布及其投射的太空资源开采)。
Kosmos Law,Vlad Afanasiev (UA) ,Luiza Crosman (BR), Elena Darjania (GE / RU) at Strelka Institute,
The Terraforming, Strelka Institute for Media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潮汐流
卫星与基站构建的5G网络与超强算力,为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奠定了基础。
月文对水文的牵引,生成潮汐流的起起落落,山川错落的灵韵化为动能和算力。
潮汐流追踪了水流在西南地区引导漕运、决定栖息方式、及生产运输链条中的足迹。民俗浸透在水系山川脉络之中,在前现代,河谷主要依靠自然力冲刷堆积而成,民俗经验因地制宜地引导了居民在山川中的栖息与迁徙,与水系变迁共生。在现代,大规模船运将水流运输里程扩宽,山川与水流也成为电子计算机发电的条件。
曹明浩、陈建军的“水系计划”便扎根于此。羌族人民生活的岷江流域,处于灾害频发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中,羌人的建筑取自石、泥、木、麻等自然材料,经过技术处理后成为稳固的屏障。经历了建国初期大面积的森林砍伐、苏联156援助计划中大坝工程的兴衰、以及地震和洪涝灾害频发后的重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取代高山险水中的生活经验,然而治理策略的更替并未减少灾害的发生,技术史上的失败工程能够带来什么反思?艺术家与羌族居民利用震后废旧木材,搭建了一座不避风雨的“水系避难所”,以现代技术及民俗经验为不同的知识参考体系,向“避难”这一概念发出提问。
《水系计划》影像静帧,曹明浩、陈建军
治理术是现代词汇,“避难”也来自于“灾难”这一前提假设,而在地生活经验远比这些要复杂。非模式化的灾害处理方法一直存在,记载于不同地域的民族志中,“避难”的经验也附着于不同版本的民俗神话中,它在希伯来诺亚方舟典故的彼岸,也是混沌的开天辟地与女娲补天。汉族基于水流与山林生活的经验,在湖北神农架可寻到记载。(《黑暗传》)而在西南,少数民族的神话将水灾治理归为四季分明,收割分清,演化出对人的道德的训诫。这些神话口耳相传,以唱诗、丧葬乐、节日舞蹈等形式在当地社会中形成现实影响。
西南民俗中的水系、山川生活在计划建设与现代经济转型中产生了更大了割裂。刘窗的《比特币矿与少数民族田野录音》聚焦西南地区,汉族百年现代化进程浓缩到西南少数民族三十年的发展中。较经历了洋务运动、港口码头现代水运、以及政治革命的汉族地域而言,刘窗所关注到的地区位于长江上游,现代性侵入较慢。在影像旁白中,这里的山川水流原本更接近他描述的赞比亚Zomia地区,即人类学家Scott所观察推导出的逃避政治与现代化的状态。(在《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中,他通过在东南亚高地的人民抗税、抗水稻农业的实践,梳理出回归传统生活的人群历史,总结出前现代反统治的经验。) 而这种理论假设在现实进程中失效。堆栈系统包裹地球,它的均质现代性实则正无孔不入。三频交替的影像将天地祭祀、迪斯科、编钟、工业噪音、人耳、琴弦、爆炸蘑菇云等不同时代的产物错落杂弹。现代技术物缠绕出的系统纵横扩张,它追赶吞噬着想象中不断逃逸的步伐。
《比特币矿与少数民族田野录音》影像静帧,刘窗
深山比特币矿场,新闻摄影,Liu XingZhe
《星球比特币》,吴越
这也是比特币产业与生态建造的现状。比特币矿坐落在山水云雾之中,地表能源通过水力发电转化为算力,供给虚拟平台和一个想象中的“去主权化”的自由货币体系。它在云平台中的流动,屏蔽了我们对其巨大肉身的观察;身体与山川的栖息关系,也转化为生产系统对劳动力的攫取。在摄影师Liu XingZhe的一幅新闻摄影中,一名比特币矿劳工的站在轰鸣作响的比特币矿机和风扇之中,窗外的光线勾勒出他微微低头的轮廓;在吴越的《星球比特币》中,他也通过技术图纸描绘了三个场所的比特币矿机排布(Shangri-La mobile distribution/ Shen Zhen SEG Electronic Mall / Massena north data center),矿工小小的身躯穿梭在巨大的矿机面前。这些图景中,矿机以生产逻辑排布和流动,身体如同穿梭在生产系统中的弥合剂。
思辨设计与在地经验
展览方案在每个分区都选取了一组影像作品与思辨设计,来自地层的天空中《涌浪之间》与《将天空埋藏在大地》,月之颈中《超星鉴定:熵:25800》与《宇宙法》,潮汐流中《比特币矿与少数民族田野录音》与《星球比特币》,《水系计划》与《SEICHE》。艺术作品从感官体验及人类学观察的角度捕捉问题与现象,而思辨设计则以治理为导向,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以及策略实施过程对城市形态的潜在影响。两种知识体系的不断对话,构成了整个展览的框架。
思辨设计《将天空埋藏在大地》将碳回收和玄武岩的地质反应放入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之中,施行这个治理策略所能带动的城市建设,也必将伴随着铁路网线和其他配套设施的开发,碳治理所推进的指令性城市是否和原油开发所推动的能源城市相仿,是一种短时期的以资源为导向的城市主义(temporal urbanism)?那么它所带来的改变,在现实层面上是否可以得到更大的改善?
替代性方案的诗意与浪漫常常会在校准过程中逐渐瓦解。当思辩设计指向未来,艺术作品重构现下,两种知识体系是否可以成为相互校准、或拓展想象的参照?
展览现场
关于策展人
曹雪菲,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艺术组织 Conversazione撰稿人。曾撰稿于电影媒体、协助独立影展与电影节策划。现关注全球南方历史与思辨 未来议题,研究方向为地缘政治下的技术 与文化,中国城市空间与思想变迁。曾为《Environmental Media》撰写期刊文章, 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外滩美术馆、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等机构做演讲分享。
正在展出
关于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是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